关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问题,如何判断是否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您好。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
它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制度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且差额巨大,本人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
(1)这里所说的财产,是指行为人实际拥有的财产,包括住房、交通工具、存款等,名义上是属于别人实质是行为人的财产,应当属于行为人拥有的财产。
(2)这里的支出,是指行为人已经对外支付的款物,包括赠与他人的款物。
(3)合法收入,是指按法律规定应属于行为人合法占有的财产,如工资、奖金、继承的遗产、接受馈赠、捐助等。
(4)根据1999年9月l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施行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
其次,行为人不能说明其拥有的财产或支出与合法收人之间巨大差额的来源及其合法性。
行为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包括行为人虽然“说明”了,但司法机关查证不能证明其说明的合法来源的情况。
差额部分的财产被推定为 “非法所得”。
本罪的行为状态,表现为国家工作人员对数额巨大的不合法财产的占有和支配。
3、主体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非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本罪主体。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国有公认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4、主观要件:主观上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财产不合法而故意占有,案发后又故意拒不说明财产的真正来源,或者有意编造财产来源的合法途径。
只有符合以上要件才会构成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您可以根据以上要件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
如果您涉及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