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交通事故的受害方来说,如何更多地争取赔偿款成为焦点话题。就交通事故营养费的主张这一块,很多当事人过于盲目。那么交通事故营养费的赔偿标准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交通事故营养费到底该怎么确定?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又合理地争取到营养费呢?本文将在以下的内容中作出解答。
一、交通事故营养费的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4条规定: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营养费可谓若干赔偿项目中,是最富有弹性的,就营养费的赔偿标准,法律的规定仅仅24个字,关键在于受害方主张营养费的证据的形式和效力问题。
二、交通事故营养费怎么确定
对于营养费的确定,应当有两个必要证据:
1、医疗机构的意见作为参考是《解释》规定的前提条件,医疗机构的营养意见应当是以辅助治疗的需要为前提的,对个案而言,如果医疗机构没有出具营养意见,可以推定为不需要辅助治疗的营养,不应对营养费进行赔偿。
2、对营养品等级以及伤情对应关系标准。当然对于应付解决日常温饱之急的人们,追求营养是不现实的。在当今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生活品质,广泛重视营养的补充的前提下,伤者的营养费对应的营养品显然不是日常生活之必须的营养品,因此对于需要支付营养费的营养品应当有个范围与等级,不仅仅是审判即便是当事人调解,也可有规可循。
以上就是“交通事故营养费的赔偿标准,交通事故营养费怎么确定”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营养费的主张比较复杂,主要从医疗机构的意见入手加以证明和主张。但是当事人在请求医疗机构出具意见时,不能一味求多求高,营养费应当与病情和当事人的身体状况相关,否则即使医院开出了证明,法院也可能不予采纳。如果有这方面的需要,最好的办法是咨询交通事故方面的专家律师,他们在证据收集上比较有经验,并且他们丰富的实务经验能给你提出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