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其房产归其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所有。因此,只有被继承人的房屋具有合法产权才能被继承。当继承发生时,如果有多个继承人,则应按遗嘱及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折产,持原产权证、遗嘱等资料到主管部门办理过户手续。但是如果在房产继承的过程中发生了房产继承纠纷该如何起诉解决呢?应该如何防范发生房产继承纠纷?对此本文将一一进行介绍,希望能帮到您。如果您仍有疑问,不妨咨询遗产继承方面的专家律师。
一、发生房产继承纠纷如何起诉
房产继承纠纷的起诉程序:
(一)房产继承权纠纷管辖法院。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适用专属管辖,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一般指户籍所在地,住所地与经常居所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管辖。
(二)房产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
房产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三)房产继承权纠纷举证。
房产继承权纠纷应当由被告对其主张的原告实施了该行为负举证责任。在原告有情节严重的虐待、遗弃被继承人的行为得到证明后,如果原告主张他后来确有悔改表现,并得到被继承人生前的宽恕,他就应当对上述事实负举证责任。
二、如何防范发生房产继承纠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如今的法律生活中,因为房产继承而引发的家庭纠纷不在少数,因而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继承人之间应当注重团结友爱,遇到继承纠纷时,应当和平协商,互谅互让,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影响亲人之间的感情。
2、继承房产的所有权在于被继承人,因而允许被继承人通过遗赠抚养协议、遗嘱的方式自觉处置其所拥有的财产在其死后的归属,继承人也应当尊重其的选择。
3、发生实在无法通过和平协商方式解决的纠纷时,可以选择法律途径或者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而不应当采取暴力或者强硬的行为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