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有没有期限呢?这是很多人在遗产继承时的疑问,其实遗产继承什么时候都可以,但一旦发生纠纷就有时效的限制了。如果遗产继承产生纠纷需要诉讼解决,当事人要如何起诉呢?本文就此为您介绍,希望能对您有帮助,当然您也可以就自己的情况直接咨询专业的律师。
一、遗产继承有没有期限
一般没有时间限制,在死后遗嘱发生效力,应尽快办理继承手续。如果是发生纠纷的,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是有时效限制的。
1、遗产继承案件时效的起止计算日期,从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两年,最长时效从继承开始之日起不超过二十年。
2、所谓诉讼时效中止,就是指由于一定事实的发生(如发生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等),诉讼时效暂停计算,从中止原因消灭之日起,时效期限连同中止前的期限继续计算。但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在诉讼时效期限的最后6个月内容发生,如在之前发生的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5年9月11日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3、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
二、遗产继承纠纷如何起诉
起诉的条件:
根据我国规定,当事人应该符合也下几个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否则,人民法院不受理。
要写好起诉状:
起诉状是原告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的一种诉讼文书。原告起诉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以书面形式为原则,现在我国司法机关和法律部门都有专门的诉讼用纸,有固定的格式,按照规范要求去写即可。但在写起诉书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写明诉讼请求,二是根据诉讼请求阐明诉讼事实和理由,事实要客观真实,理由要充分。
起诉的法院:
按照民诉法第34条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便是关于“遗产继承有没有期限,遗产继承纠纷如何起诉”的相关内容介绍,遗产继承纠纷起诉前还需要做好诉讼的准备,如确定自己的情况是否需要请律师,简单的案情可以不用花费金钱请律师,复杂的案情就需要请律师打官司,其次还要注意证据的收集,须知证据是官司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