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怎么算
依照继承法第八条之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又进一步规定:
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
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
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十八年后至第二十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二十年之内行使,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行提起诉讼。
故,如发生继承纠纷事宜,可参照上述规定办理。
二、遗产继承诉讼超时效有何后果
《继承法》第8条规定继承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在司法实践中,有很多当事人,继承遗产后,却迟迟没有分割,到20多年后分割时,产生纠纷,这种情况并不完全过了诉讼时效。
《继承法》2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继承后,如果财产没有分割,则与其他继承人形成对遗产的共同共有。
1987年最高院《关于继承开始时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遗产,又未分割的可按析产案件处理的批复》明确指出这类案件是所有权纠纷,从争议发生之日计算时效,所以,这类纠纷的时效是从争议发生之日计算时效,即使遗产超过20年,但从争议之日起没超过2年的,仍然受法律保护。
以上内容就是对有关“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怎么算”以及“遗产继承诉讼超时效有何后果”等问题的具体介绍,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在遗产继承发生后,作为继承人,您要及时主张遗产继承权,对遗产进行继承。否则,一旦错过了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将会给您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如果您发现遗产继承已过时效,那么您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补救。如果您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您不妨咨询一下遗产继承方面的专家律师,以更好地维护您自身的合法继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