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产继承有哪几种方式
在我国,遗产继承的方式分为如下四种:
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3、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遗产分配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方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最高,其次是遗嘱继承和遗赠,效力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二、遗产继承分配的份额怎么确定
根据《继承法》第13条,法定继承人对遗产的分配份额,按照以下规则确定:
1、原则上,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应当“平分”遗产;但是,同一顺序的继承人经过协商,允许“有人分的多,有人分的少”。
2、特殊情形特殊处理:
(1)基于对弱者一贯同情和照顾的立场,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并且缺乏劳动能力的法定继承人,“应当”多分;
(2)作为激励机制,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法定继承人,“可以”多分;
(3)作为事后惩罚,对于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却不对被继承人尽扶养义务的法定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3、法定继承人以外的遗产取得人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上文中为您详细介绍了有关“遗产继承有哪几种方式”以及“遗产继承分配的份额怎么确定”等问题的具体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根据上文内容我们知道,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适用法定继承继承遗产时,同一顺序的继承人之间对于遗产分配的份额一般是均等的。不过,实践中均等分配遗产很难得到实现,归根结底在与各继承人之间对遗产的争夺,甚至是霸占遗产,拒绝让其他继承人继承遗产。如果您有遇到类似的情况而导致您的合法继承权无法得到有效实现,您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具体该怎么做,您可以咨询一下遗产继承律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