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产继承诉讼需要哪些材料
(1)公安机关、医院关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证明;被继承人的死亡日期的户籍资料或宣告死亡的判决书;亲属关系证明;
(2)被继承人主要遗产所在地的证明及遗产种类、数量及折价清单;
(3)被继承人生前债权、债务情况的证明;
(4)被继承人遗嘱原件,公证遗嘱的公证书,代书、录音或危急情况下口头遗嘱,及所附的两份以上证人材料;
(5)养子女、非婚生子女、形成抚育关系的继子女应提供收养、出生证明、形成抚育关系的证明材料;
(6)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亲笔书写的弃权书及有关证据;
(7)丧偶儿媳、女婿继承公婆、岳父母遗产的,关于自己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证明;
二、遗产继承有诉讼时效吗
依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两年,诉讼时效期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继承的诉讼时效按继承法的规定执行。但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遗产未分割的,视为共同共有。可见,遗产未被分割前的法律属性为共同共有。
共同共有指两个以上民事主体,基于共同关系而对一物共享所有权,其特点是强调主体的复合性和客体的单一性,本质上是所有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就对外关系而言,它排除了相对人对物的干扰和侵害(此种情况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但就内部关系而言,各共有人对物享有永久性的权利,任何共有人随时都可以提出对共有物的分割请求,不能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因此,遗产继承是有诉讼时效的,诉讼期限为两年。
以上就是“遗产继承诉讼需要哪些材料”和“遗产继承有诉讼时效吗”的具体内容,希望对您有一定的帮助。应注意的是,因遗产继承纠纷而提起诉讼时,除了提交材料,还要提交证据。法院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要求当事人须于收到法院举证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举证。在适用简易程序时,要求当事人须于收到法院举证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之内完成举证。如果您不知道提交哪些证据,可以咨询专业律师,相信他们会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