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进行遗产分割
1、在遗产的分割顺序上,实行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的原则。
我国《继承法》第5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这就是说,在分割遗产时,首先应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中的拉指办理,无遗嘱时才按照法定继承的规定分割。虽然被继承人立有遗嘱,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1)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赠的;
(2)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3)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4)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5)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2、在遗产分割的基本精神上,体现互助团结、权利义务相一致和对未成年人或生活困难的继承人给予照顾的原则。
就遗嘱继承而言,法律除对继承丧失作了明确规定外,强调遗产应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就法定继承而言,法律要求继承人本着互助互谅、和睦团结的精神分割遗产,并规定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均等,但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应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抚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可以多分;而有抚养义务和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的继承人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3、在遗产的处理上,贯彻充分发挥遗产实际效用原则。
我国《继承法》第29条第一款规定:“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指出:“人民法院在分割中的房屋、生产门资料和特定职业所需要的遗产时,应依据有利于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继承人的实际需要,兼顾各继承人的利益进行处理。”
二、如何制作遗产分割协议
遗产分割协议,是指依法应当继承遗产的继承人以及有关当事人之间,就遗产分配问题协商一致而达成的书面协议。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继承人对遗产分配问题一旦达成一致意见时,就应用书面形式确定下来,以免日后发生争执。
遗产分割协议,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1、各继承人和有关人员(如未成年继承人的监护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住址和职业以及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等。
2、遗产人(被继承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死亡时间和地点等。
3、被分割遗产的名称、数量、地点等。
4、具体分割方案。这部分应写详细、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5、如果遗产人生前负有债务,应在协议中写明各继承人应承担的债务份额和偿还方式等。
6、遗产分割后的交付方式、具体时间及违约责任等。
7、在继承人当中,如果有放弃继承权或拒受遗赠或已死亡等特殊情况的,也应该写清楚。
8、其他有关事项。
9、最后最好要注明“本协议经公证证明后生效”的字样,并注明“本协议一式×份,协议人各执一份,公证处存一份。”
10、协议的各方当事人亲笔签名或盖章或按指模,并注明订协议日期。
“如何进行遗产分割”呢,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生活中很多继承人协商出了遗产分割方案,但是事后又反悔了。为了减少因此产生的纠纷,当事人必须清楚“如何制作遗产分割协议”。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继承人对遗产分配问题一旦达成一致意见时,就应用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如果您对自己制作的遗产分割协议没信心的,可以聘请专业遗产继承律师帮您起草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