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久
我国《继承法》第8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7 条规定:“继承的诉讼时效按继承法的规定执行。但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遗产未分割的,即为共同共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均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
二、如何确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
下面我们就现实中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具体的介绍:
1、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恢复请求权的诉讼期限为二年。
2、在继承人不知道或无法知道其权利被侵犯的情况下,继承人有权在继承开始之日起二十年内向法院提起保护其继承权的诉讼。
3、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继承人不得再提起诉讼。
4、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的第十八年至二十年期间内,继承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的,其提起诉讼的权利,应当在继承开始之日起的二十年内行使,超过二十年不得再行提起诉讼。
5、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力使继承人无法行使继承恢复请求权的,可按诉讼时效中止处理。
6、继承人在知道其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诉讼时效中止处理。
7、继承人因其继承权受到侵害而向侵权人提出返还遗产或赔偿损失的要求,或者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纷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时效即为中断。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我们对“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久”以及“如何确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有了进一步认识。在行使继承权时,若继承人的权利受到侵害,一定要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内及时请求法院予以法律强制保护。但是,该保护并不是无期限的,因此权利人应当注意。如果要就遗产继承提起诉讼,最好请专业的遗产继承律师代理,从而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